融媒矩阵
企业邮箱
关注微信
 
 
 
 
关于表彰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3-16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第5届全国建筑技术交流大会定于2013年11月13-15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期间将对获得2011-2013年度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先进单集体、先进个人以及为分会工作作出特别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并颁发奖状、奖牌。分会根据评选条件(见附件1),在各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理事长扩大会议酝酿讨论,初选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特别贡献企业(名单见附件2),报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批准并给予表彰。为吸引和激励更多理事和专业人员参与分会的各项活动,经理事长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此次分会领导不作为先进评选对象。

  特此报告。

  附件1:先进委员会、先进个人和特别贡献企业的评选条件与实施办法

  附件2 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表彰的2013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行业特别贡献奖名单

  附件3 先进集体上报材料(部分)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

  二○一三年八月十九日

  附件1

  先进委员会、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企业的评选条件

  与实施办法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同仁的齐心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表彰先进,更好地调动各省市和系统委员会、企业会员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各委员会的经验交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有效推动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决定开展2013年度先进委员会、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企业的评选工作。

  一、评选条件

  1. 先进委员会评选条件

  委员会组织健全,成员协调配合,工作开展活跃;认真贯彻分会宗旨,结合本地区或系统特点,积极落实分会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显著成绩。

  (1)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针对行业发展和本地区本系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专业继续教育与培训、产品信息介绍、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获得工程设计人员和设备生产企业的信赖和好评。

  (2)积极做好技术交流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技术资料的编制或修订;并踊跃向分会刊物、网站等提供信息。

  (3)积极发挥专家作用,参与有关管理部门的研究课题、鉴定评审等,提出相关建议。

  (4)积极支持分会的各项工作,及时反映本委员会工作情况,并能对分会工作提出建议;按时缴纳会费;按时提交年终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 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具有高度的敬业、奉献和团队精神,积极承担委员会各项工作,业绩突出。

  (2)积极策划并参与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专业继续教育与培训、产品信息介绍、咨询服务等活动;并踊跃向分会刊物投稿。

  (3)关心分会工作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4)撰写或组织全国技术交流大会文集稿件,积极推荐参会企业。

  3. 突出贡献企业

  评选对象为所有企业会员。

  (1)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在建筑节能减排及保护环境工作中,成绩斐然,企业品牌形象突出。

  (2)积极参加并支持分会和各地方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技术交流、研讨、培训、技术咨询、青年技术人员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能对分会工作提出建议。

  (3)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技术交流、参加行业标准制定、踊跃向分会刊物投稿等活动,及时反映行业需求,推动行业发展进步。

  (4)积极支持分会全国技术交流大会,按时缴纳会费。

  二、实施办法

  先进委员会、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企业的评选工作每两年度评选一次,在年会召开前 3个月开始进行。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组织评审委员会统一评审。

  1. 先进委员会评选程序

  (1)由各申请参加评选的委员会上报评选材料(见表1);

  (2)评审委员会委员根据评选条件和各委员会两年间的工作成绩和上报材料进行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确定推荐单位,并形成相关上报文字材料。

  (3)报请中国勘察协会批准。

  2. 先进个人评选程序

  (1)由省市委员会推荐各自委员会的1~2位先进个人,并上报先进个人推荐表(表2)。

  (2)评审委员会根据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和上报先进事迹材料进行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确定推荐人选,并形成相关上报文字材料。

  (3)报请中国勘察协会批准。

  3. 特别贡献企业评选程序

  (1)企业会员由理事推荐,并上报评选材料(见表3);

  (2)会员所在单位注册资金达 万元,2011-2013年度产值达 万元,利润达 万元。

  (3)评审委员会委员根据评选条件和各企业会员两年间的工作成绩和上报材料进行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确定推荐企业,并形成相关上报文字材料。

  (4)报请中国勘察协会批准。

  报请批准的先进委员会、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企业将在全国技术交流大会上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状。

  附件2

  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表彰的2012-2013年度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行业特别贡献奖名单

  先进集体(7个)

  北京市委员会 山东省委员会 福建省委员会 四川省委员会

  铁道系统委员会 上海市委员会 重庆市委员会

  先进个人(40人)

  王梦云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左庆玲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石文星 清华大学

  叶 鸣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朴营国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吕 伟 武汉天鹏暖通空调工程公司

  朱 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

  朱建章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伍小亭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任 莉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任洪国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 亮 《建筑环境与设备》编辑部

  刘怀灿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向东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李国繁 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杨 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吴祥生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吴蔚兰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张振东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陈仕泉 福州市开发区建筑设计院

  范 新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同方

  易新文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罗 英 中国恩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郑小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郑纯友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郑惠武 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屈国伦 广州市设计院

  赵士怀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

  姚国梁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耿世彬 解放军理工大学

  夏卓平 江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伟民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高洪澜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黄保民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韩 俊 青岛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

  廉学军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廖坚卫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熊小军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

  潘 涛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行业特别贡献奖(14个)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 爱芯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附件3

  先进集体上报材料

  北京委员会

  2012-2013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北京市委员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兄弟委员会的支持下,以及全体理事的齐心合力下,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

  一、组织建设与发展会员单位

  北京市委员会设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等核心组成员共11人,会员单位110多家。2年来,北京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讨论和布置每月的各项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核心组成员全体会议,研究商定工作方向及重要事宜。年底或年初会召开一次全体理事会,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并安排布置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在大家的努力下,会员单位的数量逐年递增,现已规范网上注册流程。会员单位上网即可查看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会议通知及下载学术交流资料。

  二、技术交流

  北京市委员会本着学习与发展的态度,组织多次技术交流会,领域宽泛、内容丰富。为广大设计师创建技术交流平台,为年轻设计师拓展知识结构、让他们与专家近距离接触、学习。委员会对行业内设计师反映的近两年数据中心业务发展迅速及节能环保要求等问题汇总并讨论分析,在2012年9月主办了一次“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研讨会”,帮助大家学习认识、梳理贯通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问题。 2012年10月1日新实施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为更好的宣贯新规,为设计师能灵活掌握新规范中的条文并很好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委员会特聘请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张锡虎做了新规系列讲座。每次学会交流会会员单位及广大设计师都踊跃参加,座无虚席。会议内容和交流作用受到了设计师们的一致好评。

  1)2012年3月20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张锡虎做了题为《基于实际工程解析民用建筑减振降噪设计的问题》的报告。会上克莱门特介绍了克莱门特公司的节能系统新产品。近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2)2012年4月19日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研究员李兆坚作了题为《对建筑空调节能设计一些问题的分析》的报告。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3)2012年9月26日北京市委员会主办的“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研讨会”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厅圆满召开。委员会会员单位、北京市各大设计院设计师、美国ASHRAE协会、国际知名数据公司及部分国内外知名厂商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邀请了江亿院士、ASHRAE标准委员会主席、上海现代集团、华信邮电咨询设计院总工等10余名国内外行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了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先进技术及节能经验。为此编辑出版了《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研讨会资料汇编》。

  4)2012年11月9日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满孝新教授级高工做了题为《小区热力管网设计》的学术报告。会上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该公司动态冰蓄冷技术及应用。近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5)2012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石文星教授做了题为《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的报告。会上山东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介绍了槽式太阳能在采暖/空调领域中应用与实践。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6)2013年3月-6月北京市委员会聘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张锡虎做新规范宣讲《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供暖及通风部分系列讲座,共4讲。每次讲座都有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埃希玛(江苏)制冷有限公司、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产品。

  三、办好《北京暖通技术信息》杂志

  委员会收集各类优秀工程文章,每季度编印《北京暖通技术信息》杂志发放给会员单位及设计师,鼓励与帮助年轻同志撰写论文。

  四、新产品及新技术推广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创新,为了让设计师们能认识更过的新产品、新技术,并更好的运用它们,北京市委员会通过技术交流会这个平台,每次都会为大家介绍一个厂家及产品,让厂家在简短的时间内介绍其产品及特点,做短暂的交流。帮助设计师与厂家建立联系,为更深入的学习搭建桥梁,为先进技术的运用迈出第一步。

  五、组织活动

  2012年4月委员会与中国制冷学会合作,协助组织在京设计单位的暖通设计师参加2012年中国制冷展。由于参会单位及人员众多,组织工作相当繁琐,委员会本着服务第一的宗旨,不落下一个人的目标,把参会人员信息登记在册,编号分组,每个人都做到电话通知到位,圆满完成了协助工作,受到会员单位的一致赞赏。

  山东省委员会

  一、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

  2012年底至2013年初,山东省委员会与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正式合并,调整后的“三委员会”采用一套机构、共用三个委员会资质、联合开展工作的方式。“三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于晓明研究员担任,秘书长1人,由李向东担任,余为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资深委员等,组织机构共222人,涵盖了全省17个地市中的16个地市,其中设计单位70余家、高等院校5所、施工图审查机构13个,施工、管理、生产、销售等行业单位均有涉及.

  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 每两年召开全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其中2011.6.23~25日,在聊城市召开2011年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到会人数250余人,征集论文98篇; 2013.7.4~7.6日,在潍坊市召开2013年全国供暖技术交流会暨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热动学术年会,年会主题到会人数350余人,征集论文176篇。

  2. 自2005年起,省年会的论文评选均采用了“网上盲评”的方式,避免了省内专家互相熟悉,论文评审走过场,看人评奖的弊端,不利于调动年轻同志的积极性,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所评论文等级真实反映了省内暖通空调技术发展水平,得到论文作者的肯定,并极大提高了本专业委员会在全省暖通行业中的威信。

  3. 与有关企业合作,每年召开8-10次得技术交流活动,如2012.5.18~19日在济南与有关企业共同主办空调新技术交流会召开,与会人员近200人。

  三、积极参加分会活动

  1. 2011.11.16日组织全省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参加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4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本次会议,山东省委员会被评为2010~2011年度分会先进集体。会上,我委员会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分会组织的各项技术交流、娱乐活动,其中我委员会主办的的“节能减排、青成之夜”活动以及在“三星之夜”晚会参与的三句半节目为大会增添了光彩,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

  2. 2012.10.23~27日,协助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在烟台市胜利召开了第十八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参会人数共计1500余人。

  3. 2012年11月,于晓明研究员参加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组织的“工程设计专家服务团”,并担任了代表团团长,赴江苏省为行业的三个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活动。

  4. 每年编辑出版四期专业委员会内部刊物《山东暖通空调》杂志,定位准确、内容实用、印刷优良,每期印数500册。

  5. 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参与省内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方案评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查。

  6. 于晓明、李向东承担沿黄六省标准图集《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的编制工作,该图集以最新国家规范为依据,详细编制了规范中列入的各种冷、热计量分摊方式的设计要点、安装大样等,该图集即将付梓,出版后必将成为国内冷热计量领域的权威文献。

  福建省委员会

  一、组织建设与组织活动

  组织建设与组织活动是学会各项工作的保障。福建省委员会组织健全,设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副秘书长,并设4个专业委员会,拥有会员200多人。领导班子热心委员会工作,能团结一致,共同搞好委员会工作。

  2年来,福建省委员会及时传达和贯彻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每个季度定期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工作会,检查和布置分会的各项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工作会议,研究商定有关重要事情;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理事工作会议(结合新春茶话会进行),汇报委员会一年的工作情况和布置下一年度委员会的工作计划。

  福建省委员会积极担当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作用。2012-2013年,按省建设厅布置,出色地完成了2届“福建省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暖通空调与可再生能源专业参展工作,并连续2年获得“绿博会”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二、学术与技术交流

  1. 委员会始终把学术交流活动是学会工作的中心内容,作为广大暖通空调制冷科技工作者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增强学会凝聚力的原动力。

  2011年,福建省委员会与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福建省制冷学会第五专委会联合召开了2011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每2年举行一次),参会人数180人,收录论文集学术论文40篇。大会特邀分会理事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罗继杰出席年会,并做专题“绿色节能”学术报告。

  2012年6月,福建委员会、福建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等学会组织与香港工程师学会-屋宇装备分会等学会组织联合召开“闽港(福州)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交流会”,会议主题“宜居城市环境 工程使命”,参会人员140人(港方70人),交流论文30篇,取得很好的效果。

  2年来,福建委员会会员在全国《暖通空调》、《福建建筑》、《福建建设科技》等刊物上发表12篇论文。我委员会会员主编和参编国家行业标准5本,其中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本;主编省地方标准3本;出版“福建省暖通空调”刊物8期。

  2. 委员会把技术交流作为学会与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应用于设计工程的必要途径。2年来,我委员会与暖通空调企业在福州共进行了18场空调新设备、新技术交流会,参加人数为1100人次,内容包括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领域新设备、新技术等。

  三、技术培训

  委员会把技术培训作为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正确掌握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手段。

  2012年我委员会分别在福建武平市、泉州市和福州市举办3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培训班,专业人员约300人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

  四、技术咨询与社会服务

  委员会把技术咨询与社会服务作为学会的义务与责任。

  2年来,应使用单位的要求,福建委员会为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人防公室等单位的空调系统节能与改造方案提供技术咨询,多次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针对工程实际进行认真讨论,并为使用单位提供书面咨询意见。同时,应福建省建设厅的要求,派出数名专家参加由省建设厅组织的“建筑工程设计评优”活动和“全省民用建筑设计施工节能检查”工作,出色的完成了省建设厅交办的任务。

  五、积极支持分会的各项工作

  1. 在每一次分会年会准备过程,福建委员会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都召开动员会,组织设计人员积极撰写论文。2011和2013年会,福建省都向年会送出论文20多篇,并组织会员参加年会。

  2. 委员会积极参加分会有关活动。

  3. 按时交纳会费,按时提交年终总结和工作计划。

  2年来,我委员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与分会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也是我省会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分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使交流会与工程实际结合更紧密等。希望分会领导对我委员会的工作多提宝贵义见,使委员会今后的工作做的更好。

  铁道系统委员会

  委员会组织健全,成员协调配合,工作开展活跃;认真贯彻分会宗旨,结合铁路系统特点,积极落实分会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显著成绩。

  针对行业发展和本地区本系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产品信息介绍、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办了“2012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来自铁路系统内、外的90余个单位,总计约3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受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清华大学江亿院士、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以及铁道部鉴定中心和铁一、二、三、四设计院的领导。江亿院士作了题为《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一些认识》的专题讲座,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水平,以及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引起全体与会者强烈共鸣。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作了题为《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深入推进绿色铁路客站建设》的专题发言,对本次铁路暖通空调学术会议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研讨节能环保技术,深入推进绿色铁路客站建设提出了要求。会议另外进行了19篇论文的交流。会议围绕着铁路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车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绿色、节能、环保为中心,展示了两年以来丰硕设计成果,交流了专业设计实践中的新思路、新工艺和新产品,探讨了新形势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暖通空调专业的发展方向。

  积极做好技术交流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技术资料的编制或修订;并踊跃向分会刊物、网站等提供信息。“2012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有38篇论文刊登在《暖通空调》2012年第42卷增刊上,47篇论文收入《2012年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会议进行了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

  积极发挥专家作用,参与有关管理部门的研究课题、鉴定评审等,提出相关建议。平时配合铁道部鉴定中心和各地地铁公司,委员会专家经常受邀对铁路车站和地铁车站的设计进行鉴定评审。

  上海市委员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上海市委员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员会各理事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常务理事的齐心合力下,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工作成绩如下。

  一、积极发展会员单位

  增  加了6家会员单位,分别是: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大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弘城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现总数达67家。

  二、学术活动

  2012年学术活动的特点是联合上海市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因此活动内容更多了,内容也更丰富。

  1. 技术交流

  1)2012年1月13日主题报告是:2012版《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思路和专题研究,徐伟研究员作主题报告。会上克莱门特介绍了克莱门特公司的节能系统新产品。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2)2012年3月14日举办了“松下建筑通风换气及节能解决方案技术交流会”。会议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建筑通风换气法规标准、PM2.5话题、长江流域代表性城市室内空气质量现状以及松下通风换气及空气净化解决方案。到会人数超过了130人。

  3)2012年8月14日,举行了上海市2012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宣贯活动。会上,介绍了《标准》总体编制情况与要点,开利空调公司介绍了开利空调高能效变频三转子螺杆冷水机及系统节能方案的应用。特灵公司介绍了冷水系统节能设计方案。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4)2012年10月30日举办了“2012鸿业暖通设计及计算软件研讨暨新版本发布会”。会议介绍了鸿业软件ACS V9.0软件的新增功能、负荷计算升级内容和即将面世的鸿业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等。龙惟定教授介绍了 美国节能印象记。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5)2012年11月19日举办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及设计案例研讨会”。会上高校、设计院、厂家代表作了六个技术交流报告,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6)2012年12月6日举办了的“关注民生----上海地区冬季供暖技术论坛会”。 来自设计院、高校、企业等相关专家和行业媒体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提高夏热冬冷地区居住舒适性、供暖方式、能源价格政策以及各企业的节能供暖技术进行了交流。

  7)2013年1月11日,在同济设计院报告厅举办了2012年度的年会。上海市委员全体理事、设计人员、各高校暖通教授专家、空调制冷设备行业企业家等3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高校、设计院和厂家作了8个的学术交流报告。

  2. 组织撰写论文

  积极组织技术论文几十篇,其中2012年《空调暖通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31篇,全国年会或其他杂志上录用有多篇。这些论文中,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尹高工的《术中核磁共振手术室的净化空调设计》获中国建筑学会空调热泵分会年会论文一等奖。为了保证论文质量,上海分会的很多同志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指导与修改,保证了稿件的内容与质量。

  三、参与本地勘察设计协会和支持政府主管部门工作

  积极协助本地的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的居住建筑(12年)与公共建筑(13年)的评优工作和鲁班奖工程项目的推荐工作,认真对暖通空调的设计项目进行了评选与推荐。

  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地方标准与政府管理文件的编制工作与绿色节能示范项目的评审等工作。

  四、参与全国分会工作,增强与兄弟省的交流

  作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成员单位,积极参加全国分会的工作,参加了分会组织的专家服务团,去广东、山东等地,与暖通企业进行交流与服务。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何钟琪高工在兄弟单位北京市委员会的专题学术会上作了技术交流报告。

  五、办好《空调暖通技术》杂志

  顺利出版了《空调暖通技术》杂志。提供的稿件数量基本上满足了杂志的组稿要求;但由于今年晋升职称的文章要求是有书刊号的杂志刊登,给组稿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但编委们大家同心协力,积极组织稿源,鼓励与帮助年轻同志撰写论文,圆满完成了2012年的出版工作。

  重庆市委员会

  重庆市委员会自创建以来,在各位委员和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办会宗旨,忠实履行职能,大力宣传建筑节能政策,广泛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充分发挥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展了一系列暖通专业技术交流活动:

  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桥梁及纽带作用

  1、2012年8月组织在渝设计单位暖通设计人员参加《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全国宣贯会,约60名会员参加了在成都站的学习。

  2、自2012年12月始,联合重庆市制冷学会,定期举办名师讲座,旨在提高重庆暖通界设计水平及学术报告能力。至2013年5月止,已成功举办四次,分别邀请重庆大学付祥钊教授、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艾为学院长顾问、重庆市设计院周强教授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徐伟院长做了精彩报告,受到业内一致欢迎及高度赞扬。

  3、2013年1月,组织举办“共创美好明天,喜迎幸福新年”重庆暖通专家新春座谈会,加强重庆市制冷空调业界专业人员间的技术交流。

  4、2013年5月,联合重庆市制冷学会,组织并邀请重庆大学及重庆市相关专家教授举办“2013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考前复习辅导班,旨在整体提高本地考生应试能力和通过率。

  二、精心组织设计评优,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设计水平提升

  1、2013年2月,组织并督促各设计单位积极参加首届京天杯绿色能源创意设计大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绿色能源发展与创业。

  2、2013年4月,按照上级指示与当地勘察设计协会取得联系,积极组织设计人员参加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活动,并组织业内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审,提出修改要求,起到了基层组织的良好作用。

  3、2013年5月,组织设计师参与第5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征文,并将审阅推荐的稿件发至《暖通空调》杂志社。

  4、2013年5月,组织本地设计师踊跃参与首届“金叶轮奖”暖通空调设计大赛。

  5、2013年6月,协助承办2013年西南地区暖通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所需征文、招商等各项工作,推动年会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研究、考察工作,提高学术水平

  1、2012年4月,组织重庆市委员会各会员单位暖通专业负责人赴北京参加第二十三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学习业内最新技术,解读暖通行业发展趋势。

  2、2012年9月,组织重庆市部分会员单位总工赴烟台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3、2013年3月,应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要求,积极参与第六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建设成果博览会招展工作,并组织各设计单位布展、参观及学习。

  4、应暖通空调编辑部要求,组织专家撰写南方地区供暖问题探讨,相关论文在《暖通空调》杂志发表。

  四、组织新设备新技术交流考察,促进设计与实践相辅相成

  委员会两年来,多次组织广大设计人员与知名的空调生产企业如格力、约克等进行交流考察,协助各暖通空调行业厂家组织新品发布会,了解空调行业最前沿设备情况与最新节能技术,并组织专家对产品的实用性及推广提供专业意见。

  四川省委员会

  四川省委员会委员成员共计23名,来自22家甲级设计单位(包括民用、工业设计单位),来自不同行业勘察设计单位的委员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学会平台,认真贯彻全国分会的宗旨,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暖通空调特点,组织、开展本地区关于暖通空调的各项活动,并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全国分会的各项活动,在以下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1、2011年于成都、协调配合全国分会,成功组织并承办2011年度全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与设备分会设计师面对面交流年会。

  2、积极组织、安排人员参与全国分会的各项活动,如参与全国年会、组织收集论文、组织、推荐并参与全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优秀专项设计的评选工作。

  3、结合本地区暖通空调的设计特点,特别是有关绿色、节能新技术方面,多次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学习交流,如:四川地区地源热泵的设计运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技术交流会等。组织会员单位的设计人员学习新的规范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交流新技术,或聘请其它兄弟分会专家与本地会员交流、学习新技术,如地源热泵、变风量、温湿度独立控制、冰蓄冷、蒸发式冷却空调的运用、区域供冷、绿色节能技术等。

  4、积极协调企业、组织举办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

  5、积极组织并参与四川省内工程勘察设计的评优工作。


关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