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领域,校企合作一直都是被媒体和企业及教育机构所持续关注的话题。在业界,建立联合实验室、组织竞赛和培训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也颇为盛行。然而,开启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自动化大赛,台达应该最具先天优势。

今年年初,首届“台达杯两岸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启动,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台达承办,面向海峡两岸大学生的创新性科技竞赛活动。活动以“发现能效高手”为主题,征集结合台达自动化技术与产品的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方案。这项大赛得到众多大专院校的支持和响应,共有两岸60多所大专院校的120多个队伍报名参加初赛,经过专家评审,共有48所院校的60个参赛队的方案作品进入决赛,目前活动正处于决赛前的紧张准备阶段。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台达自动化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张绍坤先生。
培育优势力量
产、学、研、用一直是企业和国家教育机构所推行的结合模式,校企合作可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企业生产项目与教学实训项目的有机融合。对于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类的学校及相对的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多样化教育培训更有必要。学校可利用共建的自动化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学习机会,实现教学相长;而自动化企业也在合作中获得更多创新灵感、挖掘人才。
台达的校企合作之旅相对来说较为低调,但事实上却非常有“料”,台达非常重视教育,不仅创立“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先后设立“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和“中达学者计划”,积极开展支持电力电子科研发展和环保节能推广等工作,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还与国内二十多所知名工科院校共建“台达自动化实验室”,并开展合作教学、定向人才培养、行业应用推广、校园招聘等等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