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定制电力技术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技术可以称为定制电力技术?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教授级高工 陆宠惠
定制电力技术是将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综合起来,以用户对电力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为依据,为用户配置所需要的电力。
高技术是高水平定制的前提和保证。从电力供应商和电力用户之间的需求来看,定制电力和先进技术可以综合起来,也可以分开考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前的双回路供电、力率奖惩等都可以理解为定制电力。
清华大学教授 姜齐荣
定制电力技术就是为电能质量敏感负荷提供满足其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水平特殊要求的电力技术。定制电力技术包括很多种如: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STATCOM等)、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固态切换开关(SSTS)等。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钱叶牛
定制电力(Custom Power)技术是以用户对电力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为依据,为用户配置特定需要的电力供应技术。主要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补偿供用电系统电压跌落、抑制电压闪变以及谐波等,解决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供电质量问题,为敏感用户提供连续、可靠、恒定的优质电力。定制电力技术的主要技术依托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配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定制电力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科技园区、大型医院、军工单位和重要的政府部门、金融系统的数据中心等重要用户。
目前,研究趋于成熟且具备实用化的定制电力技术主要有动态电压调节器(DVR)、固态切换开关(SSTS)、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DVR是针对电压暂降设计的专用补偿装置,可实现负荷供电电压不变,使敏感性负荷得以安全连续运行。SSTS是利用新型可控电力电子功率器件来实现开关功能,能够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电源的迅速投切和限制合闸电流,有效解决冲击性、非线性负荷给电力系统带来冲击。STATC0M是FACTS设备的核心装置和核心技术之一,其作用是进行无功补偿,维持连接点的电压为给定值,提高系统电压的稳定性,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Q2:定制电力技术的行业现状如何?怎样能够提高用户对定制电力技术的认知?对于敏感用户,如何实现定制电力设备的优化配置?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教授级高工 陆宠惠
经济性是定制电力的基础。因为有投入设备等因素,电力供应商所提供的定制电力价格要比一般电力供应的价格高。用户之所以选择定制电力,是因为能够降低用电成本。但目前来看,供应商多收了费用,是否能实现对用户的承诺,让用户既能用上“好”电,又能降低成本,这些都是未知数。
随着电力定制技术的发展,对客户实现差异化电力定制服务已成为可能,为了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需要安装电力调节设备,势必会增加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供电企业推出有偿的定制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效益观的重要体现。相关调研结果表明,电力定制服务是符合客户需求的,特别是一些对供电品质要求高的客户,他们接受优质高价的理念,但在目前电力销售价格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如何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电力定制服务机制,准确把握特殊用电客户的需求,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做好供电和服务工作,是提高客户满意度、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供电企业从需求侧管理到需求侧响应转变的有效措施。
清华大学教授 姜齐荣
我国定制电力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各种电能质量补偿装置都有较为成熟的产品。但是因为用户对其敏感负荷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往往出现安装的电能质量补偿装置不能很好地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对于敏感负荷,用户应该咨询相关机构制定治理方案,然后从设备供应商购买符合用户特殊需求的产品。
Q3:由于经济性等原因,并不是所有园区都适合进行定制电力技术应用。定制电力技术适合在哪些场景中进行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徐永海
对于存在对电力变动(如谐波、电压波动、电压暂降、三相不平衡等)较为敏感的用电设备较多的园区,宜从电源规划、改造与定制电力装置选配等多方面进行权衡,由电力部门会同相关用户共同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用户的电力优质保障需求;对于电力部门为保障优质供电的投资,应由相关用户分担,采取优质优价的措施。对于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应针对用户情况采取定制电力解决方案,相关费用由用户负担。
对于可能存在不同用电质量需求的新园区,供电部门应统筹规划,采用分级供电方案,为用户自主选择供电方式提供条件。对于未来优质园区的规划,需要探讨定制电力装置与交直流电网协调运行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 姜齐荣
由于定制电力技术设备价格较高,因此只有电能质量问题造成损失比较大的敏感负荷才适合采用定制电力技术设备。
Q4:对于定制电力技术典型配置方案以及定制电力技术检测标准和试验,您有何见解?
清华大学教授 姜齐荣
定制电力技术配置与负荷及电网均有关系,因此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典型的配置方案。建议相关咨询机构或设计部门能够给出一些敏感负荷电能质量治理的典型配置方案,并形成推荐标准,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定制电力技术的实施。
Q5:对于定制电力技术咨询机构和定制电力装置协同控制,您有何看法?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徐永海
定制电力技术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相关需求用户不一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相关定制电力装置生产厂家也不一定能系统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且厂家往往有其自身的目的,其建议未必合理。设立定制电力技术咨询机构对定制电力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建议,确定方案对用户是有益的。但目前来看,由于定制电力装置应用还不广泛,设立咨询机构尚不急迫,若今后发展到一定程度,则非常有必要设立咨询机构。
定制电力装置之间的协同控制非常有必要,如并联补偿装置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若在同一园区不同地点同时使用,怎样发挥两者共有的谐波补偿功能,使得谐波补偿不仅在接入点,而且在园区其他相关用户处都有较好效果,则需要加以协调。园区中如果装设有无源电力滤波器,还需要三者之间谐波与无功功率补偿之间的协调。
Q6:在定制电力技术中,应如何进行供电等级分级和用电需求分级?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徐永海
对于敏感性与对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的园区,供电部门应考虑供电等级分级问题。在进行供电等级分级前,需要进行用电需求调查,根据用户关键用电设备,对电源要求情况、谐波的耐受性、电压波动与电压暂降的耐受性等,进行用电需求的分级。针对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供电部门应采取适宜的定制电力装置,为园区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稳定性与谐波水平的电力供应,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案,供相关用户进行选择。
Q7:定制电力控制系统标准化包括什么?应该如何进行定制电力控制系统标准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教授级高工 陆宠惠
目前DL标准有定制电力的分级标准,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在制定国家定制电力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是初步的限值。我把其称为蛋,要经过多次蛋—鸡—蛋的循环,才能提出一个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使电力供应商赢利的方案。
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去年制定了电能质量问题给电力供应商、电力用户带来损失的经济性评估系列标准。这是经济性评估的开始,希望能科学地应用经济性,推动定制电力行业的发展。
Q8:您对定制电力技术未来的发展有何展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教授级高工 陆宠惠
衣服可以定做,出租车可以定制专车服务,电力也可以有一般和定制之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定制电力应该成为一个行业或产业,其发展也是必然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钱叶牛
定制电力技术为电网企业提供了提高服务的一个手段,在一个竞争正在走向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增值的电力和服务可以增加更多的业务开拓。在计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电力用户的高度重视。可以预期,定制电力会以相当的速度发展,而且会有相当的改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教授级高工 陆宠惠
陆宠惠:教授级高工;196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高电压技术专业;1988年~199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电器专业攻读博士并获博士学位;1968年~1976年在内蒙古包头供电局从事变压器检修、用电管理工作;1976年~1999年在电力部武汉高压研究所从事冲击电压发生器研制、外绝缘特别是高海拔外绝缘研究。历任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副所长、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副站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为副司局级,1999年至今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从事电力标准化管理工作,任标准化中心主任,并且兼任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科技智囊团成员,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兼职教授。科研方向为高电压测量、外绝缘、复合绝缘、真空开关绝缘特性、特高压输电技术等。曾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7项。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徐永海
徐永海:男,1966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行业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电测与仪表》编委。1989年获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位,1992年获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能质量评估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新能源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参与开发的电能质量智能信息系统已在华北电科院、山西省电力公司、北京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广东省电力公司、广州供电局等多家单位部署运行,在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较早开展电压暂降分析、治理与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撰写了相关专著,现正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压暂降特性分析与评估指标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 姜齐荣
姜齐荣:1992年7月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清华大学副教授,2006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中达学者。期间多次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自动化系、剑桥大学工程系、威斯康星大学电气学院开展访问与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柔性交直流输配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微电网技术、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6项。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钱叶牛
钱叶牛:工学硕士,工程师,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技术中心系统技术室电能质量评估中级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优化控制联合实验室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定制电力技术、电能质量测试和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17号院1号楼丽泽天地写字楼 电子邮件:weihy@sheji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