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企业邮箱
关注微信
 
 
 
 
张晓伟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4-12-31 | 131 次浏览 | 分享到:
张晓伟,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12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暖通专业,现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所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青年人才库入库人员。

个人简介

张晓伟,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12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暖通专业,现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所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青年人才库入库人员。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暖通设计10余年,熟练掌握了城市轨道交通暖通专业的重难点以及各项创新技术。曾获得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青年设计师大奖赛金奖、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卓越奖、北京轨道交通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一等奖等。参与编制规范3项、参与科研课题5项,其中《出入线排烟系统优化研究的科研课题》的科研成果及应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对其进行了技术评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报专利5项。

代表性项目:郑州市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郑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郑州5号线中州大道车辆段、越南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吉灵—河东线工程、厦门地铁1号线厦门北车辆段、上海地铁13号线、杭州地铁1号线、沈阳地铁6号线、北京地铁3号线、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长春地铁1号线和2号线。

郑州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

郑州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该项目已于2023年9月28日通车运营。

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工程起于荥阳市郑州西站,止于郑州火车站,主要沿中原西路、中原中路和康复后街敷设,全长21.864公里,共包含12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本条线路主要服务于西部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引导城市向西拓展,兼具枢纽线功能的轨道交通脉络线。同时与线网中的1、5、7、9、14、21号线衔接换乘。

随着国内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车站传统冷源的地面冷却塔噪声、景观、飞水投诉事件越来越多;从城市景观的方面讲,地面冷却塔不利于车站地面的城市景观。10号线一期工程穿越中心城区的7座地下车站的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冷媒直膨式蒸发冷凝系统。该系统的冷凝器设置在排风道内,用蒸发冷替代水冷,采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直接蒸发的换热方式,提高了蒸发温度,从而提高了制冷压缩机的效率达到节能效果;换热器在非空调季节及火灾工况可旋转开启,满足地铁不同工况的运行需求,节约能耗。

该系统取消了地面设置冷却塔及车站内冷冻冷却水系统,有效解决了冷却塔占地、噪声、漂水等问题;节约了输送能耗,简化了车站内管线特别是穿越公共区的管线,减小了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量。取消了车站内原设置的200平方米左右的冷冻机房,节约土建投资。机组配置高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机组本身的部分负荷调节可实现无级调节,能够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智能化节能运行。

采用该项技术节省土建投资,减少地面占地协调,其运行效率高于常规冷却塔+冷水机组系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达到一级能效水平。该线路运营维护费用可减少约230万元/年。


 行业展会·  Trade Fair
 人物访谈·  Character interview